米兰是意大利文化古城,全国第二大城。位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平原西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南麓,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第二次大战期间,毁损严重,战后重建。市中心的杜莫广场,哥特式的杜莫主教堂高高耸立,它是欧洲最著名的三大教堂之一。广场正北是一组拱式建筑物,称维克托·埃马努埃尔拱廊,呈“十”字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建于1887年。顶部由玻璃覆盖,地面用大理石铺砌。这里是米兰最繁华的地区,第一流的商店集中于此。华灯初上,最为热闹,故又称埃马努埃尔夜廊。由此向北是意大利最大的歌剧院斯卡拉歌剧院。它是世界名演员心驰神往之地,有“歌剧的麦加”之称。
斯卡拉歌剧院举世闻名。在人们的心目中,斯卡拉剧院是“歌剧的麦加”,东西方歌剧演员对之心驰神往,均以能到此演唱、观剧为荣。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罗西尼、威尔第等所作的歌剧多在此上演。剧院大厅观众席由池座、包厢和回廊组成,包厢有6层,一共可容纳3600人。这里一年四季都要演出第一流的节目,在斯卡拉歌剧院前面的斯卡拉广场正中,矗立着文艺复兴时期大艺术家达·芬奇的纪念碑。
米兰大教堂位于米兰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杜奥莫广场上,这座白色大理石建筑结构奇特,犹如半空中浮现出的一座巍峨瑰丽的尖塔之林,雄伟、典雅,除了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外,它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大教堂。教堂正面上半部为哥特式,下半部为巴洛克式。项部建有135座哥特式大理石尖塔,最高尖塔高108米。塔顶有一尊高4.2米的镀金圣母玛利亚像,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壮丽辉煌。大教堂呈拉丁“十”字形,长150米,宽92米。教堂正面有6组大方柱和5座大铜门,中门最大,重37吨,每座大门从上而下分成许多方格,每格雕刻有关米兰大教堂的历史、神话和圣经故事,以及各种图案、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的浮雕。
圣玛利亚教堂于1464年修建,左翼小礼拜堂中供奉着15世纪一位无名氏绘画的圣玛利亚像,教堂由此得名,这教堂因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而驰名于世。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在圣玛利亚教堂餐厅的墙壁上。这幅壁画宽8.85米,高4.97米,面积约44平方米,是米兰大公罗德维科·依尔奥莫请求达·芬奇所作的,画意是耶稣被犹大出卖受难前与12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情景,将耶稣说出“就是你出卖了我”时的瞬间作了戏剧性的描述。
梵蒂冈是一个国家,是历史上教皇国的延续。公元6世纪,罗马主教获得罗马城的统治权,宣称为教皇。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教皇的世俗权利结束,教皇退居梵蒂冈。1929年,意大利承认梵蒂冈是主权国家。但是,在大多数游客的眼里,它只是罗马之旅的一个游览点,因为它很小,面积只有0.44平方千米,还没有北京故宫的2/3大,人口约有1380多人。梵蒂冈城坐落在罗马城内西北角的高地上,是梵蒂冈国的首都,85%是意大利人,其余来自瑞士和其他国家。梵蒂冈有邮政电讯、公用事业和银行,它发行的货币和邮票可在意大利流通和使用。
梵蒂冈的瑞士卫队是在1505年朱利奥二世作教皇的时代成立的,起初的这支教皇私人卫队由200名瑞士卫兵组成,他们所穿的别致制服500年来都没有改变过,据说,这制服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
西斯廷教堂是罗马教皇私用经堂,属梵蒂冈博物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罗马台伯河西岸的梵蒂冈城。教堂长40.5米,宽13.3米,高20.7米。以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绘制的《创世记》和《最后的审判》两幅壁画而闻名。《创世记》是一幅300平方米的巨型天顶画,米开朗基罗用了4年时间,一个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脚手架上,以惊人的毅力画成。《最后的审判》画在祭坛后面的山墙之上,花费了6年时间。
圣彼得广场在梵蒂冈最东南,也属梵蒂冈的领士。广场呈椭圆,地面铺着黑色的小方石块,据说,这是罗马最大的广场,可容纳50万人。这个集中了各个时代精华的广场是由贝尔尼设计,他自1656年就致力于广场建造,直至1667年建成。广场周围成半圆形的长廊里有4列共284根多利安柱式的圆柱,圆柱上面是140个圣人像。中央是一根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的巨大的圆柱,高25.5米,重320吨。广场两侧各有一座造型讲究的喷泉,站在圆柱与喷泉之间的大理石板上看长廊圆柱,由于设计得巧妙,四排的圆柱看上去只有一排,其余三排都被挡住。
圣彼得教堂是梵蒂冈的教廷教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教堂长约200米,最宽处130多米,上有穹窿大圆屋顶,从地面到大圆屋顶顶尖十字架的高度达137米。教堂之大,能容5万人之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与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大师们的共同杰作。教堂大厅上的穹窿大圆屋顶,为米开朗基罗晚年的建筑杰作,直到他去世26年后才由其他建筑家继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