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嫡妻和姨娘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就像宫斗,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也有人认为是主仆关系,姨娘不过是奴才,主人可打或骂,随意交给人牙子发卖,因为有些电视剧里就是那么演的。
那么,姨娘到底是什么身份,在封建大家庭里又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01
姨娘是古代对妾的称谓之一,在红楼梦里也称为“屋里人”或者“跟前人”,王熙凤把她们概括为“半个主子”。
《吕氏春秋》里就说过“妻妾不分则家室乱”,怎么分?自然是妻贵妾贱。红楼梦中,通过月例银子的发放,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可以算得出的价值差别。
大观园开螃蟹宴的时候,除了主子小姐们逛吃以外,另外安排了席面,让鸳鸯、彩霞、袭人这几个贾母王夫人身边有体面的大丫鬟去吃,她们的月例银子有多少呢?书里写的是一两,这也是贾府里丫鬟层级能领到的最高工资。
第三十六回,宝玉因为“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挨打后,袭人借机跟王夫人进言,句句指向保全贾宝玉的声名体面。
自此王夫人格外看重袭人,并且安排王熙凤每月从自己的月例中“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因为老爷暂时不许,所以袭人的那份都从王夫人的份例上匀出来。
仍是这一回,因为谈到众人的月例,王夫人趁便问凤姐:“正要问你,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凤姐回答:“那是定例,每人二两。”
这就是一位姨娘的身价,跟“妾身未分明”的袭人是同一个价码。从经济上看,姨娘更像是个高级丫鬟。
而王夫人的月例是多少呢?
是二十两。
02
接着看姨娘的日常生活。
在红楼梦中,不管是赵姨娘,还是等待转正的大丫鬟袭人、通房大丫头平儿,身份的本质都是服侍男主人生活的大丫鬟。
贾政与家人共处时,赵姨娘有资格参与其间,但贾政与王夫人是“对面坐在炕上说话”,赵姨娘却得站着干些“打帘子”的差使。独处时,赵姨娘负责服侍贾政休息,更多的作用也是类似袭人对宝玉。
贾环因为嫉妒心发作,拿灯油烫了宝玉,王夫人不便直接叱骂——庶子也该有庶子的体面——就叫来赵姨娘训斥:“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
贾环因为和丫鬟打牌输了回去发脾气,赵姨娘教训他,凤姐就立即干预:“他现是主子”,“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教育他的事“与你什么相干”?
王夫人姑侄有这样的态度,自然还是因为赵姨娘的身份——虽然算是半个主子,育有探春贾环这一子一女,但到底仍然脱不去奴仆的身份底色。
03
但要说姨娘身份特别低,也不尽然。
从收入上来看,姨娘的身份是高级丫鬟的两倍,只要正式开了脸,且夫家没有大的经济下滑,这份工作相比嫁给普通小老百姓,就是舒适又体面的。
所以当袭人的母兄知道她和宝玉的关系后,会觉得是“意外之想”,尤其宝玉当着亲戚家人来看自己时,袭人格外得意,有明确的“争荣夸耀之心”。
贾赦要强娶鸳鸯的时候,平儿袭人取笑她说不如说已经许给琏二或者宝玉了,鸳鸯又气又急:“你们自为都有了结果了,将来都是做姨娘的。据我看,天下的事未必都遂心如意。你们且收着些儿,别忒乐过了头儿!”
可见,只要男主人合适,连有见识的鸳鸯都觉得“姨娘”对丫鬟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毕竟婚姻才是古代女人最主要的职业,而丫鬟不是。
04
这也和姨娘的身份构成有关系。
出身名门的小姐自不必说,只要没有像甄英莲那样家道中落、无可依傍,出嫁后都是要做正头娘子的,只是夫家的阶层有所不同而已。
相对殷实的家庭,女孩子要么嫁给家境相当的门庭,要么去给大户人家做填房。比如贾赦的填房邢夫人,以及贾珍的填房尤氏。
再次一等的,家里能过得去的仍会选择平嫁,比如袭人的姨妹。家里过不去的就卖给大户人家做丫鬟,比如袭人。挣出来是姨娘,挣不出来就是普通丫鬟,此后仍然选择普通人家出嫁。
从这个角度说,古代各个阶层的上升通道是固定的。正妻和姨娘不管从出身、背景、教育程度上看,都是泾渭分明,并不存在所谓的竞争关系。
你的将来怎么样,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投胎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谈业务水平才有意义。假使王熙凤生在袭人那样的原生家庭,能选择的结果大概率也不会比袭人好到哪里去。
还真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