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甘陕交界的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东与两当相接,南与陕西省略阳县襟连,西邻成县,北抵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西北接西和县。素有“陇上江南”和“金徽县”之美誉。徽县风光秀美,景色怡人,集北国之雄奇与南国之灵秀于一体,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现有2个国家4A级风景区,3个国家3A级风景区,月亮峡、天音寺、青泥古道、千年银杏树、嘉陵江激情漂流等景点魅力独特,吸引着八方游客。徽县曾获得“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国家侧柏良种基地”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早期(约公元前6000-5000年前左右,徽县先民就在今徽县境内的永宁河流域辛勤劳动和繁衍生息。
尧分天下为九州时,今徽县地处雍、梁交界之处。商代为犬戎之地,主要居民为氐族。西周仍为西犬戎所居,主要为氐羌聚居地。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楚国一度占领汉中地区,徽地曾沦于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将全国分为36郡,徽县归陇西郡管辖。氐、羌民族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秦人和睦相处,为发展徽县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在今徽县地置河池县。公元前106年,汉王朝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除近畿7郡以外,将全国郡国分为13部,河池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统辖。
刘秀建立东汉后,地方行政区划承袭西汉旧制,分州、郡、县三级,徽县复名河池县,隶武都郡。
东汉末、三国时期,河池地处烽火要地,归属无常。张鲁割据汉中,河池县地归张鲁控制,入梁州版图。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3月,曹操出兵征张鲁。11月,张鲁降曹,河池地归曹魏版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汉刘备占据汉中,河池地又归入蜀汉。蜀汉建兴十二年234,相国诸葛亮死后,蜀汉逐渐失去对汉中地区的控制权,河池地又入魏版图。
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建立晋,史称西晋。徽地仍置河池县,隶武都郡。东晋建立,直至隋王朝统一华夏,北方先后经历了五胡十六国割据统治;南方则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封建王朝。徽县地处南北交界之地,归属变更频繁,先后为仇池、前赵、后赵、前秦、宋、北魏、西魏、北周所统制。
隋朝时恢复县名河池县,隶属凤州。
唐初,朝廷将天下分为十道,河池县隶属山南道凤州。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王朝又将天下分为十五道,山南道被分为东、西二道,史河池县隶属山南西道凤州。
宋初,朝廷将天下分州、县设置,河池地仍置县,隶凤州。997年,宋王朝开始在天下设路,1122年,天下共设二十六路,河池县隶属秦凤路凤州。南宋时,河池一度改隶利州西路县凤州。后由于战事需要,川陕宣抚司设于河池,宣抚司执掌军政大权,当时河池县名虽存,但其归宣抚司统辖。
元朝建立初期,于河池置南凤州,隶巩昌路,辖河池、永宁(原河池县永宁乡升为县、两当三县。1264年,南凤州改名徽州。1311年,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徽州当时隶属陕西行省巩昌路。
明王朝建立后,承袭元制,今徽县地仍置州,领两当县,隶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巩昌府。明时,县境虞关、高桥设巡检司,小河设小河关。
清初,今徽县地仍置州,领两当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布政使司分为左、右布政使司,徽州隶属陕西右布政使司巩昌府。1729年,徽州降州为县,隶属甘肃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州。
1912年,甘肃共设7道77县,徽县当时隶属渭川道。1934年,甘肃全省设8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徽县隶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天水)管辖。直到徽县解放。
1949年12月4日徽县解放,隶属天水地区,县址驻城关镇。1958年4月,徽县与两当县合并,隶属天水地区。7月,与成县合并,名为徽成县。1962年1月,恢复徽县、成县、两当县三县建制。1985年6月,徽县划归陇南地区管辖。2004年,陇南撤地区设市后,徽县隶属陇南市管辖至今。
行政区划
徽县古为河池县,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唐开元(712~740)年间,河池设5乡,共965户。北宋开宝三年(970)河池县治移入固镇。《元丰九域志》载,宋元丰(1078~1085)年间,河池设2乡和河池、高桥、固镇三镇。元初,于河池置南凤州(后改名徽州),并将原属永宁乡升为县,与两当县、河池县同属南凤州。明初,辖区建制改里,徽州仍领两当县,原河池地设 6里。成化(1465~1487)年间,大批移民流入徽,增至19里,后将1里割附西和,县辖18里,即坊下里、永宁里、栗亭里、大门里、丰闰里、旧城里、中川里、东峪里、西市里、梁村里、长峪里、地坝里、泥阳里、思义里、铁山里、兴仁里、郭敦里、崇信里;较大的集镇有永宁、栗亭、银杏树、峡口、火站、穆家、木芦、贺家、横川、泥阳、小河、青泥等。
清初,徽县亦置州,县境区划设置沿袭明制。雍正七年(1729)降州为县后,区划变动较大,具体按军、民户籍设置行政区划。民籍编为18里,即栗亭里、永宁里、坊下里、中川里、思义里、丰闰里、旧城里、长峪里、地坝里、大门里、铁山里、兴仁里、敦孝里、崇信里、东峪里、西寺里、梁村里、泥阳里;军籍编6所33旗,即雷所辖6旗,大陈所辖6旗,长王所辖5旗,殷所辖5旗,小王所辖6旗,颜所辖5旗。县内还设永宁、伏家、泥阳、银杏树、榆树、大门、麻沿河、江洛8镇。
清末,徽县区划调整为11镇36铺6所。即城关、永宁、大河店、伏家、泥阳、江洛、麻沿河、银杏树、峡门、榆树、大门等镇;36铺分为长峪、太白、永宁、柳林、江口、西寺、关公、梁村等东8铺,东下川、西下川、田家河、何家、瓦窑、前梨坡、后梨坡、南小河等南8铺,石猪、宏化、漫水、栗亭、地坝、山寨、栗小河、索罗、峡口、横渠、泥阳、大门等西12铺,银杏树、冻青、冻峡口、火站、木芦、高桥、糜薯、伏家等北8铺;6所建置依旧。
民国初年,徽县区划设6区47村,第一区领8村、第二区领8村、第三区领11村、第四区领7村、第五区领7村、第六区领6村。县内较大集镇有永宁镇、大河店、伏家镇、江洛镇、新店镇、麻沿镇、大门镇、银杏镇、峡门镇、泥阳镇。
民国22年(1933)徽县区划设10镇8乡,即一民镇、永宁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峡门镇、榆树镇、麻沿镇、大门镇、汪川镇10镇,泰山乡、嘉陵乡、大河乡、石柱乡、栗亭乡、协和乡、大成乡、龙池乡8乡。
民国24年(1935)推行保甲制度,徽县设6区36保179甲。其中1区8保26甲,2区4保32甲,3区4保51甲,4区7保21甲,5区7保28甲,6区6保21甲。
民国29年(1940),实行新宪制,加强充实保甲制,改区为乡镇,将全县划为17乡。
民国33年(1944)徽县为17乡镇174保1780甲,23538户,112149人,其中男58772人,女53377人。民国36年(1947)徽县区划为18个乡(镇)181保1785甲。
徽县解放后,全县设7 区41 乡。
1951 年城关区增设北山乡,区划变为7区42乡。1952年区划调整为9区53乡,1953年初又调整为9区88乡。2月大门区喜林乡划归天水县,县内为9区87乡。1955年调整为7区51乡,1956年区划又调整为6区1镇39乡。
1958年4月,两当县并人徽县,1958年7月徽县与成县合并为徽成县,共设3镇54乡。9月下旬,改乡镇为人民公社,全县共设21个人民公社,即城关、伏家镇、江洛、泥阳、麻沿河、高桥、榆树、永宁、嘉陵、大河店、两当、杨店、广金、成川、小川、红川、南康、大坪、化垭、水泉、二郎。
1961年将原21乡人民公社574个生产大队1999个生产队调整为55个人民公社777个生产大队2403个生产小队。
1961年12月三县分设后,次年1月徽县行政区划为6个区工委23个人民公社。即城关区工委辖城关、银杏树、水阳、石柱4个人民公社;伏家镇区工委辖伏家镇、栗川、西厢3个人民公社;永宁区工委辖永宁、柳林、梁村3个人民公社;江洛区工委辖江洛、泥阳、游龙川、麻沿河、胡广5个人民公社;嘉陵区工委辖大河店、嘉陵、虞关、三泉4个人民公社;榆树区工委辖榆树、庄窠、高桥、太白4个人民公社。
1965年,撤销区工委,全县区划设17个人民公社,即城关、银杏树、水阳、伏家镇、栗川、江洛、泥阳、麻沿河、游龙川、榆树、太白、高桥、柳林、永宁、嘉陵、大河店、虞关。
1983年12月,区划建制由人民公社改为乡、镇,县内区划将17个人民公社改为1 镇17乡,即城关镇、东关回族乡、水阳乡、银杏树乡、大河店乡、嘉陵乡、虞关乡、永宁镇乡、柳林乡、伏家镇乡、栗川乡、江洛乡、泥阳乡、麻沿河乡、高桥乡、榆树乡、太白乡、游龙川乡。
1985年6月,徽县由天水地区划归陇南地区。8月,徽县行政区划调整为6镇12乡。即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嘉陵镇、柳林镇,东关回族乡、水阳乡、大河店乡、虞关乡、银杏树乡、永宁乡、栗川乡、游龙川乡、榆树乡、高桥乡、太白乡、麻沿河乡。
1990年全县辖6镇12乡,共249个村委会,1224个村民小组。
2004年7月,徽县永宁乡撤乡建镇,为徽县永宁镇。
2004年,徽县18个乡镇撤并为15个,原东关回族乡并入城关镇、游龙川乡并入江洛镇、太白乡并入高桥乡。各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未作调整。
2007年对全县村级区划进行调整,撤并了36个村委会和281个村民小组,全县村数量减少到213个,村民小组数量减少到943个。
2015年末,全县共辖15个乡镇,其中7个镇、8个乡分别是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柳林镇、嘉陵镇、永宁镇、银杏树乡、水阳乡、栗川乡、麻沿河乡、高桥乡、榆树乡、大河店乡、虞关乡。共213个村委会,943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
2016年,撤销银杏树乡、水阳乡、栗川乡、麻沿河乡、大河店乡、高桥乡,设立银杏树镇、水阳镇、栗川镇、麻沿河镇、大河店镇、高桥镇。
2017年全县辖13镇2乡,共213个村委会,941个村民小组,22个社区。13个镇分别是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柳林镇、嘉陵镇、永宁镇、银杏树镇、水阳镇、栗川镇、麻沿河镇、高桥镇、大河店镇、榆树乡、虞关乡。麻沿河乡潘家沟和泥阳镇中集、冉庄、寇庄3个村为飞地,分别深入天水市秦州区和陇南市成县境内。
2021年,全县辖15个乡镇,213个村委会,941个村民小组,22个社区。15个乡镇分别是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柳林镇、嘉陵镇、永宁镇、银杏树镇、水阳镇、栗川镇、麻沿河镇、高桥镇、大河店镇、榆树乡、虞关乡。
2023年,徽县辖13个镇、2个乡,213个行政村、22个社区,941个村民小组;所辖乡镇: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柳林镇、嘉陵镇、永宁镇、银杏树镇、水阳镇、栗川镇、麻沿河镇、高桥镇、大河店镇、榆树乡、虞关乡。
大美甘肃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