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别称河东、凤凰城,山西地级市,地处山西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接壤,西、南分别与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隔黄河相望,东靠中条山与晋城毗邻。运城市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72万,城镇人口240万人,城镇化率达51%。山西是煤炭大省,运城偏偏不以煤炭为支柱产业;运城还是山西第一人口大市,把省会太原远远甩在身后。运城市市树为国槐,市花为月季,寓意“坚韧不拔”。
运城因“盐运之城”得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芮城西侯渡文化遗址,是考古界发现的人类最早用火的实证。垣曲“中华世纪曙猿”化石把人类起源发现向前溯源了一千多万年。
运城位于新亚欧大陆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与陕西渭南和河南三门峡隔河相望,贯通南北,承东启西,辐射中原。市内高铁1小时达西安,2小时达太原,5小时达北京,浩吉铁路途径运城,连接蒙、陕、晋、豫、鄂、湘、赣7省,是国家战略运输通道;运城机场是山西省第二大机场,已开通北上广等32条国内航线。
运城机场
运城地形地势西南低东北高,具有平原、丘陵和山地3种地貌类型,平原占总面积的58%,山地和丘陵共占总面积的42%。总体地形地貌可划分为东北山地、中部丘陵、中西部西北部汾河谷、涑水河盆与黄河滩。西北侧有峨嵋岭,东南方向有中条山。境内有4大山脉:吕梁山、中条山、孤峰山、稷王山,舜王坪为境内最高峰,主要山峰有五老峰、清凉山、舜王坪、孤峰山、雪花山、方山、稷王山、锥子山、紫金山等。
运城无人机航拍图
中条山
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有“中国死海”之称。盐湖南依苍翠高峻的中条山,北靠峨嵋鸣条岗,东连涑水瑶台,西接黄河古渡。湖内银泊万顷,浩淼广阔,芦苇湿地环绕,水禽候鸟族聚。
中国死海•运城盐湖景区位于盐湖湖中心区域,属于国家4A级景区,集人文、生态、绿色、养生为一体。景区依靠得天独厚的盐湖资源,着力打造“死海漂浮、黑泥养生、温泉水疗、矿盐理疗、盐雾清肺”旅游精品项目,并结合现代养生新理念,研究开发出了国内唯一的黑泥系列化妆品,以及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和养生作用的死海特色盐雕、矿盐理疗袋等特色旅游纪念品。
运城盐湖是内陆咸水湖,地处晋南盆地腹地,秦晋豫黄河转弯处,南依中条山,北靠峨嵋鸣条岗,东连涑水瑶台,西接黄河古渡。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公里,宽3~5公里,湖面海拔324.5m,最深处约6m,总面积132平方公里。盐湖诞生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约有0.5亿年历史。
盐池大盐是运城盐湖区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知识科普:运城盐湖盐分丰富,汞、镉、铅等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欧洲死海,钙、钠、镁等元素要高于死海,湖水密度大于人体密度,大概为1.25~1.29g/每立方厘米,因此湖水所产生的浮力比淡水高出三成。游客在玩死海漂浮时,身体中的水分会被交换掉,所以死海漂浮时间不能过长,需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运城盐湖
运城盐湖
运城盐湖
运城与盐湖
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陈末隋初(公元589年),位于运城解州镇,距运城20千米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现存建制最高、保存最全、规模最大和始建最早的关帝庙宇,被誉为“武庙之冠”和“关庙之祖”。已初步形成了“常平关帝祖陵、解州关帝祖庙、常平关帝家庙”三关旅游打卡地。
关帝庙北依银湖,南临中条山,庙宇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是一处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古建群,建筑布局为我国传统的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和前朝后寝。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春秋楼,两侧配有东西长廊和碑亭、木坊、钟亭、石坊,高耸的建筑配以参天松柏,颇具皇家气派。
庙内楼台殿阁共达300余间,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分为结义园跟正庙两部分,南部为结义园,春季花绽如锦,桃林繁茂,使人们俨然置身于当年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情景之中。结义园共占地50余亩,是按照刘关张涿郡三结义时的桃园意境而设计建造,中有君子亭、结义坊等主体建筑,四周湖光山色,古柏参天,园内碧莲拂柳,翠竹绕湖,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小桥流水,桃花满山。
国内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关庙建筑有五处:山西关羽故里常平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荆州关帝庙,河南许昌霸陵桥关帝庙。而关羽故里解州关帝庙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宏伟,也是全国最大的关帝庙。
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
山西永济鹳雀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运城永济市蒲州镇,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闻名天下。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于1222年遭大火焚毁。1997年鹳雀楼重建,并于2002年国庆节正式对游客开放。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初时因其视野开阔,登上楼顶则有凌空而小天下之感,故名云栖楼。又因黄河流域有一种毛灰白色,嘴尖腿长,似“鹳雀”的鸟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上,后改称鹳雀楼。
鹳雀楼为外观3层4檐,高台式十字歇山顶楼阁,内部为9层使用空间,并设置楼梯和电梯,总高达73.9m,是四大名楼中最高的一座,在中国仿造楼界极为精致。鹳雀楼的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重新创作设计,多方考察抢救,故鹳雀楼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为国家4A级景区,为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因地处永乐镇,俗称永乐宫, 国家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始建于公元1247~1358年,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同北京白云观、陕西重阳宫并称为全真道教三大祖庭。
永乐宫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宫门、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永乐宫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使用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减柱法”的建筑结构。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永乐宫最主要的殿宇。清殿建在宽敞高大的台基上,单檐五脊顶,进深四间,面阔七间,八架椽;屋脊上的鸱兽差不多高达3公尺,四周的雕饰不多,斗拱层叠交错,体现元代典型建筑风格;前檐中央五间和后檐明间均为隔扇门,其余为墙;北中三间设神坛,其上供奉道教最高神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元始天尊、合称为三清,三清塑像今已不存。
普救寺是中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这里塬高29~31m,西、北、南三面临壑,惟有东北方向依塬平展。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寺前广场有一同心大锁,一面书“永结同心”,一面书“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因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发生在塔下,故俗称莺莺塔,原名舍利塔。该塔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工艺具有特殊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莺莺塔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即游人在塔西以下相击,可听到从塔上传来“咯哇!咯哇!”的蛙鸣声。这座塔同河南宝轮寺塔、北京天坛回音壁、重庆潼南区大佛寺“石琴”,并称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缅甸掸邦的摇头塔、法国巴黎的钟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舜帝陵是中华民族“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庙。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4A级景区;舜帝陵占地1778亩,分盐湖区博物馆、舜帝公园和舜帝陵庙三大部分。景区内皇城、陵庙、山门、殿宇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敤首祠和关公祠香火鼎盛,妫汭河、雷泽湖古意苍穆,夫妻柏、龙柏、子孙柏历经千年,盐湖博物馆典藏丰富,百果园、植物园、月季园、牡丹园收尽四季风光。
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落在万荣县闫景村,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李家看善,王家看院”之说。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和徽式建筑风格,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中西合璧、南北融汇、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浓缩着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极具文化和艺术价值。
李家大院景区距运城市区38千米,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有院落20组,房屋280间,现存院落11组,房屋146间。万荣笑话博览园和李家大院(河东民俗博物馆)两大景区共占地约1000亩,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
近200年的李家大院,被沧桑岁月厚重成一处佳景胜迹,以一种荣辱不惊、磅礴恢宏的气度,彰显着独有的风韵,代表着一部丰富多彩的晋商文化发展史。 李家大院是国家4A级景区,是晋南独一无二的晋商豪宅,也是中国最具潜力十大民居建筑之一。
信溥堂是李家住宅院落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文化特色的院落。门楼为二层阁楼式建筑,左右带耳房,单檐硬山顶,进深两椽,檐下无斗拱。二层阁楼上朝南加上了晾台,可以用来晾衣服和被褥,此为该院一大特色,弥补了院落朝向的缺憾。该院的第二大特色是东厢房东夹层墙的设计,东厢房的东墙从南到北20米全是中空的夹层墙,有一米厚,这一点与道南一二号院厢房的夹层墙不同。信溥堂不单单能够秘藏财宝,还能藏人躲难。
李氏宗祠是李家现存院落群中年代最久的一座宅院,为二进院落式布局,该祠堂用材肥硕、结构严谨,并附属有精美之木、石、砖雕,用于每年祭祀先祖并接待外地同族人前来拜祀。它位于老院建筑群东南,与四合院建筑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为帝王授《洛书》《河图》而名。五老峰位于永济市区东南16千米的中条山脉,地处秦、晋、豫三省交汇之黄河金三角,东20公里有运城盐湖和解州关帝庙;西20公里有唐代黄河铁牛、普救寺与鹳雀楼。
五老峰法定主景区面积30平方千米,由玉柱峰、西锦屏峰、东锦屏峰、太乙峰和棋盘峰五座主峰构成。五老峰与西岳华山,同岫立脉,隔河相望,同佛教圣坛五台山齐名天下、南北对峙;民间有“北有五台观庙宇,南在五老看风光”、“晋北拜佛五台山,晋南问道五老峰”及“东华山”之说。
玉柱峰,又名“云峰”、“灵峰”,为五老峰之主峰,海拔1809.3米,拔地通天,险要神奇,壁立千仞,四面如削,似一根直刺苍穹云表的擎天柱石,被称誉为“天下奇峰”。
传说五老峰的一线天与当年沉香劈山救母有关:由于这里与华山遥遥相对,沉香救母心切,一斧下去,余力把此崖震开形成一线天,也就有了两座山峰。后来在两座山峰之间架起了“铁索天桥”。
五老峰客运索道位于五老峰景区中峪,起自二台盘,直奔太乙峰北斗坪,全长1480米,落差555米,有“三晋第一索”之誉。五老峰索道共有吊厢90个,使用的是同类产品中的先进设备 ,乘索24分钟可达景区道教文化中心太乙峰,沿途可观茶马古道和茶坊遗址多处,见证五老峰悠久的茶坊文化和曾兴盛500年的朝峰古庙会,还可以尽情领略五老峰神奇的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