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90年代的下岗潮,总是影视剧中的热门叙事。
比如大家之前看到的《漫长的季节》《人世间》等作品,都是窥一斑而见全豹,撕开了巨浪翻滚处的一角。
张译出演的电影《无价之宝》,前半段也有对于这一段浮沉往事的呈现。
01,
张译出演的是男主角石振邦,是一位下岗工人,经营着一家五金杂货店。
他和他的伙计杨武组成了搭档,共同追讨欠款。
石振邦代表的,就是下岗潮中芸芸众生中的一位。
他是一个小人物,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离开了集体,每个人的生活都被击垮,他代表的是个人的无奈,挣扎和阵痛。
他们来到了家徒四壁的欠债人曼丽家里,本来双方都是火药味十足的。
一方气势逼人,另外一方假装强势,剑拔弩张。
卫生间的水管爆了。
在生活的冲击之下,他们卸下了伪装,石振邦和杨武赶紧帮忙,来清理被水淹没的,一片狼藉的房间。
电影的这一段非常好,通过一个很有戏剧性的故事,来阐述时代洪流下,每个人尘埃般的渺小。
作为捉襟见肘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性格各异,或者暴躁,或者鲁莽,看似还有点不讲道理。
然而,在这些人的内心深处,也有最为质朴的情感和那份无力改变现状的深深共鸣。
正是这一份共情,才能够让他们设身处地,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相信人性本善。
曼丽将自己的女儿,6岁的 “芊芊”,当做“抵押担保”,托付给了石振邦,自己去了国外。
从此石振邦,杨武的命运和这个小女孩紧密结合在一起。
电影中的时间跨度长达十多年。
第一段是90年代的东北,街道上尘土飞扬,泛黄的瓦砾和烂尾楼,破败的工厂,废弃的钢材,人烟稀少的小饭馆,都很好地将观众们拉回到那个年代。
在时代的漩涡中,每个人的命运都被束缚其中,他们身上的危机和焦虑,催生了心理上的动荡。
电影点到为止,但是根据相关的记载,群体性的失业,对于工人们的打击是很大的。
有的男人颓废摆烂,无所事事,做一些小的生意来寻求出路,而有的女性做不了劳动力,甚至选择边缘性的「职业」来维持家庭。
比如《无价之宝》中张译的角色,便是其中之一,和《漫长的季节》中的下岗职工王响是一样的。
在《漫长的季节》中,刘琳扮演的李巧云,她的前身是桦钢女职工,也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工人。
在经历了下岗潮之后,无奈去了风月场所,因为自己年龄大,总是被「挑剩下」,但是她身在风尘,心在明月。
每天都给自己的孩子唱着「小星星」。
沦落到风尘,并非自甘堕落,仅仅是为了照顾孩子,补贴家用。
这是时代的悲剧。
02,
剧中的6岁女孩芊芊,和石振邦是相互救赎的关系。
石振邦和前妻闹离婚,一直没有孩子,这个孩子是从天而降的。
电影中有两句台词。
男主角给芊芊解释,什么是「担保」。
他说,就是在借钱时,抵押自己最为宝贵的东西。
女孩问他,自己是不是他「最宝贵的东西」。
男主角说,就是他的「无价之宝」,这四个字点了题。
是芊芊给他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到了后来,芊芊差点被拐走,他勇斗人贩子,命运的坎坷将他们仅仅拴在了一起。
故事的后半段,尤其是12年后,很戏剧性。
导演为了扩充内容,让剧情波折,加入了很多的转折和悲剧性。
女孩的母亲从国外回来了,却患了绝症。
男主角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曾经的那一份「似有若无」的情感,想要和她结婚。
一个接一个的悲剧出现,女孩母亲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男主角也为了女儿失手杀了人。
生如野草,不屈不挠。
中间的跳舞情节,还致敬了《雨中曲》和《回到未来》。
在最后的镜头中,石头坐着热气球在大兴安岭采松子,从事着极其危险的工作,绝症、跳楼、乘坐热气球等迷惑操作应有尽有。
张译的演技是真的无可挑剔,他大跳特跳,极具有表现力和张力。
影帝大满贯真的不是盖的。
但剧情略有点突兀,和剧中的舞蹈一样,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根据导演的介绍,自己很喜欢这一段,它代表了剧情的转折点,也有很多的暗示。
比如气球意味着「跌落」,踩水意味着误杀等等。
笑泪人生,拥抱跌宕起伏的命运。
你视若珍宝的人,视你若珍宝的人,都是生命中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