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险领域,许多人常常对附加险和主险的概念感到困惑,也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保险产品中会设有附加险。
举个例子来说,齐先生在两位同事先后确诊为癌症后,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和保险配置问题。于是,他找到许久之前认识的保险顾问吴女士,希望她能推荐一份重疾险。经过沟通,吴女士发现齐先生工作压力大,还经常出差,而且尚未配置商业医疗保险和意外险。基于此,吴女士在为齐先生制定的投保方案中,增添了商业医疗保险和意外险这两个附加险。当齐先生拿到投保方案时,满是疑惑:“附加险是什么?为什么要在我的投保方案中加入这两个附加险呢?这是不是捆绑销售呢?”
为了更好地理解附加险和主险的关系,我们可以用点外卖来打个比方。点外卖时,在某些店铺会看到一些价格很低的小菜,通常一两元或者两三块钱,后面还备注着 “单点不送”。这就意味着,只有先点了主菜,才能购买这些小菜;如果只点小菜而不点主菜,是无法下单的。在保险中,附加险就类似于外卖里那些单点不送的便宜小菜,而主险则相当于外卖中的主菜。用专业术语来讲,主险又称基本险,是可以单独投保的保险产品;而附加险是不能单独投保的,只能依附于主险(基本险)。
那为什么保险要搞得这么复杂,区分出主险和附加险呢?换句话说,保险公司为什么要设计附加险呢?首先,这是出于合规的要求。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重疾险,它属于疾病保险的一种。根据银保监会在 2019 年发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产品不得包含生存保险责任。” 然而,我们所购买的一些保险中,保险责任既包括重大疾病赔付,又有生存金给付。也就是说,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得了合同约定的重疾且符合赔付条件,保险公司会给付重疾保险金;若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未发生保险事故,保险期满后保险公司还会返钱给被保险人。在这里,生存保险责任的实现是依据人寿保险这一主险,而重疾保障的实现则是依据重疾险这一附加险。
简单来说,保险公司希望某个保险产品具备更多功能。但如果将所有功能都放在一个保险产品里,又不符合监管部门的规定。所以,保险公司就采用 “主险 + 附加险” 的形式,以满足合规要求。
那又会有人问,保险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其实,这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这样做可以增加自家保险产品保障的灵活性,提升产品的吸引力。毕竟保障内容更丰富、更灵活的保险产品,更容易获得客户的青睐,这一点不难理解。另一方面,有些客户在配置保险时觉得一个个去买太麻烦,希望用一份保险合同就能涵盖各种风险。就像在饭店吃饭,有的人喜欢单点,有的人则喜欢套餐,保险公司通过 “主险 + 附加险” 的形式推出 “保险套餐”,以满足这部分客户的需求。
与主险相比,附加险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第一,想买不一定能买,不想买就可以不买。想要购买附加险,必须同时购买主险,这一点前面已经提过。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对附加险的购买没有强制要求,客户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购买。所以案例中的齐先生如果不想要附加的商业医疗保险和意外险,是可以选择不要的,吴女士并没有进行强行捆绑销售。第二,价格相对便宜。保险公司基于自身的经营策略和精算结果等推出的附加险,通常价格都比较实惠。比如,相同保障内容的医疗险单独购买可能需要几百元,但作为重疾险的附加险,可能只需要几十元。第三,与便宜相对应的是,有的附加险的保障范围存在一定局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附加险的保障时长有所不同,有的是短期的,有的只保到特定时间,有的则与主险的保障时间相等,即主险责任结束,附加险的保险责任也同时终止;②有的附加险在续保时会受到限制,比如有的健康类附加险需要重新核保,有的附加险要求在交费期内才能续保;③有的附加险保障的风险种类较少,或者所保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④有的附加险在赔付时会占用主险的保额。在选择附加险时,这些都是消费者需要格外留意的要点。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因为 “附加” 两个字就小瞧了附加险。从可以保障的范围来看,附加险与单独购买的主险其实并无差别,因此附加险涵盖了健康、年金、人寿等人身保险的各个种类。而且在某些保险产品中,附加险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实际上,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保障条款是列在附加险中还是主险中并不重要,关键是这些保障条款能否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