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工作与党一直同生同行。在浴血奋战的革命年代,《论持久战》的横空出世,给黑夜中的国人点亮了星光、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前夕,人民日报《不能再吃“大锅饭”》七篇社论的发表,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面对瞬息万变、风谲云诡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做好宣传工作,牢牢把握话语权,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忠于还原客观事实“原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过去我们依靠实事求是取得无数的胜利,以后也要使用这一武器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境界。宣传工作坚持实事求是,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调查研究,揭示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和客观规律。这样就要求在干宣传工作时,要发扬求真务实、敢于斗争的扎实作风,不能为了吸睛故意制造噱头,也不能为了成效罔顾现实。基于事实、反映民众诉求的宣传内容,自然会有人捧场,去年热播的《山海情》《觉醒年代》便是最好的例证。
二是善于站在民众角度“说话”。干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要明确的是,想要传播的对象是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是我们党干事创业的主力军,也是宣传思想的受众群体。所以在文章、影视作品、歌曲等创作的过程中,切忌“假大空”脱离实际,这样不接地气的作品很难让人民群众引起共鸣、激起共情。宣传偏理论类型作品的时候必须改变策略、转换形式,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展现,如“浙江宣传”公众号产出的优质内容收获大量好评,引发广泛转发,原因就在于其语言生动活泼、不说官话套话,回应社会关切、为平民百姓发声。
三是勤于运用新型平台“创作”。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新型传播平台强势崛起,传统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通过电视、报纸获取咨询,通过点击小小的手机屏幕就可以了解天下大事。所以,官媒不应该固步自封,畏缩在传统创作的“舒适圈”中,而是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多平台、全媒体矩阵格局,实现个性化生产、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让内容更加鲜活、更加接地气、更具亲和度。如共青团中央主动适应哔哩哔哩APP创作风格,收获大量“一键三连”,既迎合了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又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