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前后天问三号开展火星取样返回、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今天是第10个中国#航天日#,一份争分夺秒的时间表,映照中国航天砥砺前行的脚步。关注,期待!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2020年4月2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及标识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今天是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5周年,也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星河万里,征途不止!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来源:@科技日报流程编辑:U0
“一次体验15分钟,每次可同时进入6名游客。”4月22日,记者走进菜博会三号馆时,数十名游客正在排队等待体验超元·VR火星大棚。据悉,该展馆面积3050平方米,是国内首个火星农业主题沉浸式科技体验馆,由寿光农控出品打造,涵盖VR体验区、火星种植区、科普研学区、观测仓区等待区、火星采矿区、研学区、火星
日前,由国家航天局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本次展览的展品包含全球首次对比展出月球正面、背面样品,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展现了我国探月的辉煌历程。中国探月工程2004年立项,代号“嫦娥”。经过20年努力奋斗,我国在探
顶端新闻记者 韩玉 杨逍/文 时硕/图 耿毅卓 张舵/视频你知道月球土壤里埋藏着怎样的秘密吗?当李白举杯邀明月时,他是否能预见那颗银盘般的星球,竟藏着攸关未来能源的宝藏?中国人对月亮的浪漫追寻已绵延千年,而今在2025河南省国防教育科技展(南阳站)(以下简称“国防展”)的"提炼氦-3产生能源"互动装
4月13日,越南导游陈飞碟像往常一样,从云南河口口岸入境,来到中国,这是他今年第十二次带团赴滇。正在验放旅客的河口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张航一见到陈飞碟,便熟络地打起招呼。这名曾在中国留学的年轻人,是中越跨境游从“小众”到“火热”的亲历者。“端午都会吃粽子,同样都要过春节;不管是昆明大观楼
原标题:人人参与,共筑国家安全屏障——写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各地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从校园到企业、从社区到乡村、从城市到边疆、从线下到线上,人们在参与普法教育、参观主题展览、观看宣传教育片等活动中,切身感受到国家安全
来源:人民日报本届曼谷国际书展期间,中泰两国出版商洽谈图书版权合作。本报记者 白元琪摄第二十三届曼谷国际书展日前在泰国曼谷举行。作为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图书交易盛会之一,本届曼谷国际书展由泰国出版商和书商协会主办。中国出版代表团携300余种、700余册精品图书亮相,并举办多项图书交流活动,展现新时代
今天是世界航天日。多年来,中国航天始终逐梦星辰大海,成绩举世瞩目。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中国第一位航天员进入太空,从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到第一个火星探测器,从第一次“太空漫步”到中国人第一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每个“第一次”,都印下中国逐梦苍穹的探索足迹。星辰大海,永不止步,向中国航天人致敬!制作:蔡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