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
咖啡已经成为了
许多年轻人无法抗拒的存在
无论是在早晨匆忙出门前
还是下午精疲力尽时
一杯香浓的咖啡总能唤起
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热情
探访云南本土咖啡店
打卡菜市场里的咖啡摊
在云南,咖啡不只是小资或文艺的专属,它已深深融入了大街小巷,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甚至热闹的菜市场。今天,记者带你一起走进昆明篆新农贸市场,探寻一家藏身于市井喧嚣中的咖啡摊,感受独特的烟火味浪漫。
清晨的篆新农贸市场人声鼎沸,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交织着果蔬清香与熟食的烟火气。
在热闹的市井一角,藏着一家人气颇高的手冲咖啡摊,没有奢华装修,仅凭简单的手冲器具和自烘焙咖啡豆,就为这烟火人间平添了一抹浪漫。往来顾客总会被这份独特的醇香留住脚步,让咖啡的雅致悄然融入了市井生活。
游客:“我是从北京专门来打卡的,就是因为看到了农贸市场里有这么一家手冲咖啡,然后我就觉得作为农贸市场很接地气,咖啡10块一杯,也非常的接地气,然后它的味道也更淳朴,更偏向于所有的大众都能消费的味道。”
游客:“还是很新奇的,能在菜市场看到这么一个手冲咖啡店,还是觉得挺意外的。因为自己平时也比较喜欢喝,想体验一下,和传统的咖啡店也不一样。”
摊前,老板王师傅专注地冲泡着每一杯咖啡。这里仅售卖手冲咖啡,价格在10至20元一杯,虽价格亲民,但老板对品质的追求却毫不含糊。每一杯咖啡出品前,他都要会倒出小样亲自品尝,只有确认味道达标,才会递到顾客手中。
记者了解到,王师傅今年春节来到昆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菜市场里摆起了这个咖啡摊,至今已营业一个多月了。
咖啡摊主 王师傅:“可能大家觉得咖啡都是年轻人在喝,在我这里老年人还很多,我这里的(顾客)最大是97岁的,最小的(顾客)6岁。不管是男女老幼都会来菜市场,实际就把咖啡更接地气了。”
除了咖啡,摊位上还有极具云南特色的炸菌子、炸鲜花小吃,与咖啡搭配起来相得益彰,满足了不同年龄段顾客的口味需求,让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喜爱的美食组合。
摊主热情随和的性格也为咖啡摊增色不少,前来光顾的不仅有追求品质咖啡的年轻人,也有逛菜市场的大爷大妈,大家在这里驻足,或是匆匆买走一杯咖啡,或是坐下来小憩片刻,享受着片刻惬意,品味生活的本真。
游客:“我们就是路过,看到这有咖啡,然后就想来尝一下。感觉还挺奇妙的,一般喝手冲都是在那种比较高格调的咖啡馆里面,他这个摆在菜市场里,有一种碰撞的感觉。”
游客:“就觉得很有烟火气,然后了解云南的物产,在这里有一个集合。可以在这休闲的喝杯咖啡,我觉得生活很丰富、很新鲜、很有意思,以云南的豆子为主我觉得这点挺好的。”
游客:“我觉得很好,因为本来这个市场有很多美食,还有很多水果,买完东西可以坐下来喝一杯(咖啡),很不错的(体验)。”
这家藏在菜市场里的咖啡摊,正在用一杯杯手冲咖啡,演绎着市井烟火味的浪漫。它不仅是一杯饮品的售卖点,更是云南咖啡“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生动注脚。在这里,它就像豆浆、油条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充满烟火味的地方,人们品味的不仅是咖啡的香醇,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咖啡摊主 王师傅:“我这里主要是从烘焙到研磨再到冲泡到成杯,一条龙的,这是一个小型的闭环,大家也能通过这个摊位无死角的去看这个咖啡整个的过程。很多人就问(这是)什么豆子,我说这不是蚕豆也不是豌豆,他们第一次见这个豆子,也起到一个普及的作用,我觉得挺好。”
咖啡摊主 王师傅:“感觉大家对咖啡的接受度蛮高的,‘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这句话给我们很多信心,大家也是在这个带动下重新认识尝试我们家乡的咖啡豆。云南的咖啡确实好,我的产品里大部分都是云南的豆子,口味比较多,也丰富大家对咖啡选购的需求。”
云南,作为中国咖啡豆的主产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品质优良的咖啡豆。曾经,咖啡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是一种带着距离感的“舶来品”。但如今,随着云南咖啡产业的不断发展,咖啡文化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它不再局限于高档咖啡馆里精致的氛围,而是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接地气”。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责编:谢春梅
编审:刘莹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