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纳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踏青如何预防传染病?两个食源性疾病风险需注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1:33:00    

进入春夏季,陆续迎来清明、五一以及端午等小长假,如何预防传染病?被蜱虫叮咬后该如何处理?3月27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围绕“春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提示”举行新闻发布会,专家就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户外活动需注意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公众户外活动、外出旅游以及亲友团聚增多,在亲近大自然、交往团聚的同时,要做好预防传染病的相关准备。

户外活动时,一是要避免直接接触动物,与动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不触摸,不投喂,防止病原体传播以及意外抓咬。如果不慎被抓咬,需立即用肥皂水持续冲洗伤口15分钟,并及时就医,根据情况采取接种狂犬病疫苗等必要措施。

二是做好驱虫和防护“双屏障”,在蚊子、蜱虫等虫媒活跃的区域,可采取物理和化学双重防护。具体措施包括,穿着浅色长袖衣裤,每4小时补涂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在露营时,可采用蚊帐与驱蚊灯组合进行防护。

三是要带好必备用品。建议随身携带消毒湿巾、创可贴等日常用品;进行徒步、登山等活动时,可增配止血绷带等急救物品;慢性病人群还应携带好日常服用的药物,确保在户外活动期间的健康和安全。

旅行团聚做好健康监测

在旅行团聚时,一是关注疫情动态。出行前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及疾控等相关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合理安排出行。

二是采取必要防护,落实好相关防护措施,比如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不生食海鲜、防蚊虫叮咬、不接触疫源动物和产品等,还要注意旅途中和聚餐时的饮食和饮水卫生,不要接触、烹食死禽和动物。

三是做好健康监测。旅途中、返程后以及聚餐后,要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聚餐活动。

被蜱虫叮咬后应如何正确处理?

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蜱虫,又名壁虱、扁虱、草爬子,通常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方,或者寄生在鼠类、家畜等动物体表,一般呈红褐色或者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不吸血时蜱的体积只有芝麻到米粒大小,吸饱血后的蜱像黄豆粒甚至更大。

每到春季,蜱虫就进入活动高峰,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使人和动物患病,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的危害。被蜱虫叮咬后的症状往往因人而异,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局部反应。叮咬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瘙痒或轻微疼痛,类似蚊虫叮咬,但持续时间会更长。

二是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蜱虫唾液中的蛋白质过敏,可能出现皮疹、水疱甚至全身性的荨麻疹。

三是感染症状。如果蜱虫携带病原体,可能会引发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被蜱虫叮咬后要妥善处理:一是尽快移除蜱虫,蜱虫在吸血时会将头部埋入皮肤,要用镊子或者专用蜱虫移除工具,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缓慢垂直向上拔除,蜱虫的头有倒钩,强行取出只会越来越紧,所以切勿旋转或者猛拉,以免蜱虫口器断裂留在皮肤内。情况允许时,最好还是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

二是消毒处理,用酒精或碘伏清洁叮咬部位,避免感染。三是健康观察。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皮疹或其他异常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并一定要告知医生曾经被蜱虫叮咬过,便于医生诊断。

如何做好鼠疫个人防护?

常昭瑞:鼠疫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特点,主要通过病媒生物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鼠疫主要是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和旱獭是其重要宿主,旱獭就是常说的土拨鼠。

大家不必过度担忧。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卫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鼠疫也成为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我国每年人间鼠疫报告病例数控制在个位数水平,有效的自我防护可以防范鼠疫感染。做好鼠疫的个人防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是避免接触疫源地的野生动物。外出旅游的时候,尤其是前往草原的时候,要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或者投喂鼠类、旱獭等动物,也不要在鼠类、旱獭的洞口周围坐卧停留,更不要接触病死的野生动物。

第二是要采取防蚤叮咬措施。跳蚤是鼠疫的传播媒介,进入疫源地活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穿着长袖、长裤,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防止跳蚤钻入、叮咬。

第三要坚守“三报”和“三不”的准则。“三报”就是要及时报告病死的老鼠、旱獭;报告疑似鼠疫的患者;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突然死亡患者。“三不”的意思就是,不要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也不要剥食疫源动物,不要私自携带疫源动物以及产品出疫区。

第四是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从草原等疫源地游玩返回后,要做好持续一周的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血等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疫源地的旅行史。

家庭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室主任、研究员白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随着春季气温回升,部分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监测数据显示,每年3月以后,有毒植物、毒蘑菇以及微生物等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显著上升。家庭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个风险是原料不安全。春季最常见的风险因素就是采摘食用有毒的野菜。有的有毒野菜和我们平时的菜外观上很相似,比如毒芹和水芹,钩吻和金银花,它们长得很像,普通人难以区分,一旦误食容易引起中毒。有些野菜含有微量的毒素,如果烹调不当,或一次食用量过大,也有可能引起中毒。春夏季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大家或多或少都看过这样的报道,就是毒蘑菇可以引起中毒,甚至会导致死亡。针对以上风险,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我们不认识或不熟悉的野菜和野蘑菇。

另外一个风险,就是做饭操作不当。我们在家做饭的时候最常见也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就是因为微生物交叉污染导致食源性疾病。生肉、水产等生鲜产品可能会携带不同种类的致病菌,特别是进入夏季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容易在食材当中滋生,并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如果刀具案板生熟混用,冰箱生熟食物混放,导致生食蔬菜、水果以及熟食这类不需要再加热可以直接食用的即食食品被污染的风险增大。

预防这类食源性疾病,我们只要做到食品安全五要点,那就是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安全的温度、安全的水和食材,就不会给这些致病菌可乘之机。

提醒大家的是,万一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一定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尽快到医院就诊治疗。

腹泻时不建议自行盲目用药

常昭瑞:腹泻是常见病,引起腹泻的原因复杂多样,既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性因素,也包括食物中毒、食物过敏以及肠道功能紊乱等非感染性因素。如果自行服用药物,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因此,不建议公众自行盲目用药。

对于腹泻次数少、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发热、头晕、乏力、口渴、心慌等症状的年轻成人,建议清淡饮食,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并观察病情,必要时就医。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这些特殊人群,出现腹泻时,建议先就诊,并遵医嘱用药。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一是出现发热、腹泻加重,比如腹泻的次数增加;二是出现大便带血或脓、黑色或焦油样便甚至血性大便;三是出现脱水症状,比如严重口渴、口干、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减退、尿量减少甚至无尿,以及头晕、乏力,婴儿出现囟门凹陷、哭闹时无泪;四是伴有严重的腹痛、频繁呕吐等,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冰箱储存食物不要太满

白莉:如果我们在使用冰箱的过程当中操作不当,可能会加速食物的腐败变质,不仅会浪费食物,还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

一是温度控制不当。日常冰箱塞得太满,频繁开关门,冰箱门关不严或者不注意温度调节控制,冰箱的温度就会波动升高,导致微生物缓慢生长。正确的方式是:冰箱储存食物不要太满,避免超负荷运转。确保冷藏室的温度控制在4℃上下,冷冻室的温度控制在-18℃以下。

二是生熟食品混放的问题。生肉和水产等生鲜食品可能会携带不同的致病菌,若未包装、未分装、未分层存放,容易发生交叉污染,可能污染生食蔬菜、水果以及熟肉等即食食品。正确的方式是:冷藏室食品分层放置。上层放置即食食品,如切开的水果,要用保鲜膜或者保鲜盒来保存,避免交叉污染;下层放置生肉和水产等生鲜食品,并用保鲜盒或保鲜袋包裹,避免液体渗出;如果短时间内不食用,要尽量在冷冻室存放。

三是剩菜剩饭未彻底加热。剩菜剩饭是家庭中常见的现象,首先想提醒大家的是,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剩饭剩菜一定要及时放入冰箱,但在冷藏的情况下,部分致病菌如单增李斯特菌会缓慢生长,如果剩菜剩饭不彻底加热就食用,可能会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正确的方式是:对于剩饭剩菜,包括切开的水果和开包的熟食,都要尽快食用,不要在冰箱中放置过长时间;另外剩饭剩菜一定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还有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更需要注意。

四是变质的食品未清理。一些保质期短的食品,容易因储存不当或购买过量而变质;发生霉变的食品不仅会污染其他食品,还可能会污染冰箱。正确的方式是:按需购买食品,及时清理冰箱中过期、变质的食品,避免其成为污染源。同时,要定期清洁冰箱,用温水加清洁剂擦拭冰箱内壁、隔层和密封条等。

相关文章
  • 进入春夏季,陆续迎来清明、五一以及端午等小长假,如何预防传染病?被蜱虫叮咬后该如何处理?3月27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围绕“春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提示”举行新闻发布会,专家就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户外活动需注意什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公众户外活动、外出旅游以及亲友团聚增多,
  • 每经AI快讯,西王食品(000639)4月2日晚间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营业收入为49.72亿元,同比下降9.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44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亏损1686.58万元。每日经济新闻
  • 云南人的春天不仅漫山鲜花令人大饱眼福各种鲜花春菜也是云南人餐桌上的“心头宝”让人大饱口福4月1日,云南野生动物园为了让动物尝尝鲜,特地准备了云南春菜美食,让来自非洲的长颈鹿和“沙漠之舟”骆驼也享受这春日限定的美味,感受云南春天的别样魅力。为确保动物吃得健康,工作人员研究不同动物的日常饮食习惯,并向园
  • 近日,国家老年大学开学第一课,特邀钟南山院士进行讲解。钟南山院士提到,“老人家常常在家里头勤俭节约,很多剩饭剩菜不太干净或者不新鲜的话,不要坚持把它吃完,里头含有很多(亚)硝酸盐,(由于)所谓的节约,(导致)得了胃癌。”对此,网友也纷纷表示赞同:“节约没错,但别拿身体开玩笑!多关注饮食健康,别让剩饭
  • 【论点摘编】齐昊等在《中国经济问题》2024年第6期撰文指出,耐心资本是一种面向高科技企业的长期金融投资,其投资者看重长远利益、不计较短期得失,壮大耐心资本是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上看,耐心资本的形成是三个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
  • 冰箱产品正在经历颠覆性大升级。在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5)上,方太全球新一代高端全嵌冰箱“远洋级氮气保鲜科技”获得了工信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颁发的“国际领先”认证。不久前,方太冰箱还斩获了“设计界奥斯卡”德国iF设计金奖,凭借出众实力跻身国际设计顶尖行列。方太全球新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2025年3月13日)  为进一步理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协同监管机制,强化全链条监管合力,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食用农产品协同监管  (一
  • 为进一步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升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水平,肇庆市市场监管局将“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与“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活动紧密结合,开展“百姓点检日”活动,拓宽民意渠道,深化社会共治,架起监管部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营造食品安全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活动采用线上
  • 近日,湖北博得生态中心参与研究并命名的5个蜘蛛新物种,分别在国际权威动物分类学期刊《ZooKeys》和国内期刊《四川动物》上正式发表。截至目前,全球已知伪遁蛛属种类增至269种,其中我国发现的伪遁蛛属种类达167种,再创新高。科研人员贴地拍摄蜘蛛。(受访者供图)伪遁蛛属蜘蛛分布于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
  • 最新文章
  • 拟投资62亿!预计年产值29亿元!新增5000+就业岗位!这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来源于3月20日的正安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此次集中签约共10个项目,拟投资62亿元,涉及以竹代塑、能矿产业、工业制造、城市更新、农业产业、吉他制造等相关产业,进一步夯实了正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10个
    2025-03-26 00:27:05 100浏览
  •   3月20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乡村酒店发展大会在惠州召开。来自全国的文旅行业领军者、专家学者及地方政府代表等350余人齐聚一堂,共绘乡村酒店产业发展蓝图。会上签约文旅意向项目14个,为惠州打造广东省乡村酒店第一高地加力提速。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乡村酒店发展大会现场。惠州日报
    2025-03-24 11:56:36 100浏览
  • 记者3月18日从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银川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高桥二期正式开始申请购买。该项目计划新建752套保障性住房,户型为三室两厅一卫和三室两厅两卫,套型建筑面积100~120平方米,意向销售价格每平方米5500元左右。据介绍,该住房项目位于银川市金凤区南部,预售时间暂定于20
    2025-03-26 00:29:39 100浏览
  • “双流好市·龙桥集”效果图。从3月28日起,龙桥路奥特莱斯商圈的“游商”们将有固定经营点位了!在位于奥特莱斯对面的“双流好市·龙桥集”,小商贩们将在这里集中开展经营活动。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在龙桥路附近,“游商”随意设摊,破坏城市美观和环境卫生,也严重影响道路通畅和市民出行。同时,这些“游商”也给附近
    2025-03-26 10:51:50 100浏览
  • 来源|都市现场综合今天(21日)#落水人员称丁禹兮是超级英雄#词条冲上热搜据爆料,3月17日,丁禹兮在《南部档案》片场拍戏时,有工作人员落水,男演员丁禹兮第一时间冲出去,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救助落水人员,确认工作人员安全后转身默默离开,视频曝光后引发热议。疑似落水人员在评论区留言感谢小丁称:“有幸被丁
    2025-03-24 12:00:10 100浏览
  • 全市广大城乡居民朋友:春风拂面,清明将至。在这个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推进移风易俗,营造文明低碳、安全有序的良好祭祀氛围,我们向各界发出倡议:一、倡导文明祭祀。提倡采取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寄、网络祭祀等低碳、环保的方式进行祭扫,自觉遵守森林草原防灭火规定,在墓地、林区、草场、田
    2025-03-26 10:55:03 100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