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高位推动、综合施策,将信用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依托市信用信息平台,归集信用数据5.4亿条,形成覆盖全市77万经营主体的信用档案,落地“信易批”“信易贷”“信易+出行”等500余个应用场景,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稳居全国前列。这是记者日前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介绍,我市深入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制定《沧州市公务员诚信手册》,把诚信教育纳入公务员培训和干部进修课程。在全省率先推出《沧州市政府部门诚信行为准则》,促进“知信、守信、用信”机关建设。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实行“白名单”管理,可依法依规享受容缺受理、容缺预审和告知承诺三种信用审批服务。推动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相结合,将企业信用风险分为信用风险低(A类)、信用风险一般(B类)、信用风险较高(C类)、信用风险高(D类),实施差异化抽查。深入开展“信易贷”工作,设立“我要贷款”绿色通道,提供“7×24”小时的政策咨询、保障对接和产品宣传等服务。出台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经营主体有无违法违规证明制度,解决经营主体开证多、开证难、时间长的问题。截至目前,累计为217家企业提供专项信用报告595份,完成信用修复8032条,跨区信用修复262条,高频失信企业数量降到个位数。
此外,我市通过“信用+产业园区”,创新园区信用融资保障机制,为园区企业提供定制化、高效化金融服务,累计为628家企业发放贷款14亿元。同时,探索村级和城市信用积分治理模式,通过给个人日常行为量化赋分,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目前,出台基于个人信用积分激励场景178个,涵盖餐饮住宿、消费购物、民生服务、学习培训、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22个领域。
市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城市信用积分应用拓展、信用承诺闭环制管理、京津冀信用协同发展、跨区信用合作共建等创新工作,让“信用沧州”成为城市亮丽名片。
(来源:冀云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