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飞军
碧桂园境外债务重组又有新进展。
4月11日早间,碧桂园公告,继该公司于2025年1月9日公告后欣然宣布,截至重组支持协议宣布之时,该公司已就重组方案核心条款与持有现有美元票据和港元可转债合计本金 29.9%的美元债小组达成一致,美元债小组债权人已签订重组支持协议。碧桂园亦即将与银团协调委员会部分成员协商一致;在达成一致后,相关银团小组成员将完成内部流程以签署重组支持协议。
据悉,签立重组支持协议代表碧桂园探索整体方案解决其境外债务的重大里程碑。
此前碧桂园2024财报显示,2024年总收入约2528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472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492万平方米,净亏损351亿元,同比大幅收窄82.5%,且利润数据出现筑底迹象。
建议重组获现有债务债权人大力支持
4月11日一大早,碧桂园在港交所公告境外债务重组进展,其已经与专案小组协定重组建议的主要条款,其占现有债券债务本金总额的29.9%,而专案小组的成员已经签署重组支持协议。公司亦接近完成与协调委员会若干成员的协商,待协商完成后,该等成员将进行内部程序以取得签立重组支持协议的相关批准。签立重组支持协议代表公司探索整体方案解决其境外债务的重大里程碑。
公告披露,建议重组的范围包括现有债务的范畴,整体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140.74亿美元,连同与该未偿还本金相关的所有应计未支付利息(包括违约利息)。建议重组将涉及(其中包括)注销现有债务,而作为回报,债权人取得在五个计划对价选项中作出选择的权利。
此外,现有银团贷款的持有人将有权按比例分占担保补偿金额1.78亿美元,当中一部分将于重组生效日期以现金支付:及余额将于重组生效日期后以贷款形式分期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园还建议设立新管理层激励计划,据此,该公司普通股的5%可按悉数摊薄基准(包括悉数转换强制性可转换债券、SCA认股权证及股东认股权证)授予管理层团队,以激励管理层实现其商业计划。
今年1月9日,碧桂园宣布了其境外重组提案的关键条款,据公告,碧桂园已与包含中银香港、建银亚洲在内的七家知名银行组成的协调委员会达成共识,协调委员会支持公司持续努力落实重组,并愿意与公司合作,确保集团继续其业务,将干扰降到最低。倘落实,重组提案将使集团实现大幅去杠杆化,目标是减少债务最多116亿美元。
知情人士称,完成境外重组后,该部分债务将进入新的协议安排,若顺利可化解针对控股公司境外债务的违约风险。此外,待完成境外债务重组,该公司有望确认数百亿大额重组收益,净资产将逐步大幅增加。
彼时,碧桂园相关人士就表示,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与境外债权人就债务重组方案达成一致。
2025年以来,房企在债务重组及企业重整方面不断有新消息传来,包括碧桂园、融创、龙光、远洋等房企均有所进展。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面临阶段性困境的房企通过债务重组减轻债务压力,不仅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同时也释放出更多资源用于保障房屋按时交付,使房企能够更专注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交房进度,从而增强购房者的信心。
亏损已大幅收窄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碧桂园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亏损已经大幅收窄。
3月30日,碧桂园发布2024年报,2024年总收入约2528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472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492万平方米,净亏损351亿元,同比大幅收窄82.5%,且利润数据出现筑底迹象。
从碧桂园的财报来看,该公司2024年净损失额同比2023年大幅收窄82.5%,利润数据亦初现筑底迹象。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公司总资产1.04万亿元,高于总负债金额,净资产仍有513亿元,传递出关于公司财务状况的一些积极信号。
尽管面临严峻的挑战,碧桂园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一方面,该公司积极筹措资金保交房,通过促进销售、盘活资产等方式,2022年以来已处置难销类资产及盘活沉淀资金回笼超600亿元;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最大限度削减支出,大幅压降非核心非必要的经营支出,优化组织架构,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促使2024年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在此前基础上继续下降40.2%。
与此同时,碧桂园积极履行保交付的责任。2024年,碧桂园累计交付房屋超38万套,累计交付面积约4608万平方米,涉及31省242个城市。近三年来,碧桂园已累计交付房屋约170万套。
此前,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惠妍表示,2025年上半年,碧桂园的重点工作以保交房为主,下半年保交房和保主体并重,为2026年进入正常经营状态做好准备。
责编:罗晓霞
排版:王璐璐
校对: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