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媛艳
4月20日,三亚高产水稻周年三季种植示范项目在三亚市海棠区水稻国家公园举行现场测产会。
“超优千号”水稻。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媛艳 摄
4月20日,三亚高产水稻周年三季种植示范项目在三亚市海棠区水稻国家公园举行现场测产会。测产结果显示,第三季测产平均亩产841.77公斤,三季合计亩产2027.52公斤,水稻周年三季生产再次突破4000斤有助于提升热带地区杂交水稻生产效率,助力端稳中国饭碗。
为提升三亚周年三季水稻生产能力,评价筛选相关配套新品种、新技术,在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自2023年起进行高产水稻周年生产种植示范,首年试验就取得了三季年亩产达到2046.5公斤的成果,刷新我国热带地区杂交水稻种植纪录。为进一步验证试验技术稳定性与可靠性,2024年4月,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在海棠区水稻国家公园开展第二次热区水稻周年生产试验示范,按照连续三季种植计划有序开展,其中第一季测产产量为每亩557.5公斤,第二季测产产量为每亩628.25公斤。
示范田里,“超优千号”“吉丰优1002”水稻长势均衡,茎秆粗壮、株叶形态好、结实率高、穗大粒多,综合性状良好。“今年春季连续低温给第三季试验示范带来不小困难。”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技术员陈灿说,团队采取相关举措,有效提高肥料吸收率和品种抗逆性。同时,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结构,达到增产效果。
“示范种植高产充分展现我国杂交水稻新品种的产量潜力,为世界上更多同纬度国家和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经验。”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该成果不仅彰显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升级与创新,同时也为世界水稻高产科研与生产探索出新路。非洲有更多热带地区,该经验运用到非洲通过引种可实现一年三季杂交水稻种植,助力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