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王磊 德州报道
为消除施工遗留安全隐患,德州市城管局市政设施服务中心联合交警部门于4月份启动道路病害专项“微整治”行动。此次行动聚焦护栏基座外露孔洞等隐患,通过跨部门协作实现快速响应与根治性修复,并构建长效联动机制。
日前,市政巡查人员在日常巡检中发现,新河路与富源大街交叉口西行路段、东风路运河桥至山水大街等区域,因前期交警部门更换道路中央护栏时部分固定桩移位,导致原桩位地钉裸露,形成深度12-15厘米的外露孔洞,已穿透沥青面层。若不及时处理,雨季积水渗入将直接破坏路面结构层,引发裂缝、坑槽等病害,同时存在车辆爆胎、人员绊倒等安全隐患。
隐患发现后,市政设施服务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一方面,从道路管理科紧急抽调7组专业巡查力量,对全市管养道路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重点针对近年来市政、交警、管线等部门施工区域进行地毯式摸排,建立“一路一档案” 隐患台账,确保病害处置“发现一处、根治一处”;另一方面,主动对接交警部门,于4月2日在富源大街现场召开三方协调会,就隐患处置标准、责任分工、作业时序达成共识,由交警部门负责清理因迁移设施而残留的道路破损问题。
截至目前,首批排查出的12处护栏基座病害点已全部完成预处理,预计4月10日前完成沥青面层修补。此次联合整治行动不仅高效解决了阶段性施工遗留问题,更通过“隐患共查、责任共担、治理共商”的工作模式,建立起跨部门道路养护联动机制。下一步,两部门将定期开展施工区域“回头看”,同步加强对道路挖掘、管线施工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从源头防范“重复开挖、修复不达标”等问题,以“绣花功夫”守护城市道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