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纳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强秦西来:说秦都雍城|访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12: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文博时空/文 翟德芳/文宝鸡是我此次陕西之行的最西之点,按我早先设定的路线,宝鸡之后,就要折而向北、踏上归程了。看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之后,我稍事休息,就向北直奔凤翔。凤翔不仅是归途上的第一站,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雍城遗址,还有著名的秦公一号大墓博物馆,所以是必须要停留探访的。

在战国晚期,强大的秦国击败关东六国,建立起大一统的国家。秦国的强势从何而来?它如何从一个西陲的小国发展为令诸侯恐惧的势力?其中的答案当然要从秦国的早期史迹去寻找,而雍城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

线秦雍城的规模与内涵

早在 1933 年,徐旭生、苏秉琦及石璋如等学者就曾在凤翔做雍城考古调查。 1959 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渭水队在雍城发现了南古城秦汉遗址。 1976 年,陕西省雍城考古队通过调查发掘,基本弄清了雍城的位置、面积、布局,为秦国早期历史和秦国考古的研究提供了大批资料。 21 世纪以来,对城址区的全面调查取得突破性认识。

秦雍城遗址平面图

经过 80 余年的考古工作,确认秦雍城相关遗存的分布范围约 51 平方公里,由城址、秦公陵园、国人墓葬区和郊外祭祀遗址、秦汉行宫建筑遗址构成。雍城遗址位于今陕西凤翔县城之南、雍水河之北,平面呈不规则方形,东西长 3480 米,南北长 3130 米。

姚家岗遗址出土的青铜建筑构件

雍城遗址发现的建筑基址有 20 多处。铁沟宫殿区在雍城北部,面积约 40000 平方米,出土战国早中期鹿纹、“奔兽逐雁”纹瓦当,可能是秦的雍受寝。朝寝的北部有“市”的遗址。姚家岗春秋宫殿遗址位于雍城中部偏西,面积约 2 万平方米。夯土台基破坏严重,发现有残墙、白色卵石铺成的散水等。这里先后出土 3 个窖藏,所出物品都是铜质建筑构件,共 64 件,有曲尺形、楔形、方筒形、小拐头等,往往饰有蟠虺纹等精美的纹饰。

马家庄宫殿基址平面图

马家庄春秋建筑遗址位于雍城中部偏北,总面积在数万平方米以上。 1 号建筑群占地约 7000 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四周有围墙,北部居中为祖庙,左侧为昭庙,右侧为穆庙。在中心空地即“中庭”发掘各类祭祀坑 181 座,有人坑、牛坑、羊坑和车坑,有的车辆上还嵌镶有黄金饰件。1 号建筑群与史籍所载诸侯宗庙布局大体相同,当是秦公祭享祖先的宗庙。3 号建筑群在 1 号建筑西约50 0 米处,南北全长 326.5 米,北端宽 86 米,南端宽 59.5 米,面积为 21849 平方米。建筑布局规整,四周有围墙,由南至北可分为 5 座院落、 5 个门庭,推测当是寝宫所在。

秦雍城遗址出土各类瓦当

此外,城中还有蕲年宫遗址、棫阳宫遗址和凌阴遗址等重要的遗址。

秦雍城遗址出土筒瓦和槽型板瓦

秦雍城遗址内文物以陶器为主,建筑遗址周围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瓦当和砖。姚家岗出土的 64 件青铜建筑构件造型与规格几乎完全一样,其高度为 16.6 厘米,长度为 44 厘米,宽度为 12 厘米。该类青铜器在古书中的名字为“金釭”,是一种专门用来连接木材的构件。在榫卯技术未发明之前,我国古代木质建筑就使用这种“金釭”相连接。

秦雍城墓葬出土的春秋时期铜匜

秦公陵园与祭祀遗址

以秦公陵园为主的墓葬区位于雍城南郊的三畤塬(春秋时期称北塬)上,面积约 21 平方公里,周围有外隍环绕。陵园内发现有 18 座双墓道大墓, 3 座单墓道大墓和若干中小墓葬。 1 号陵园规模最大,自南向北排列着 2 座双墓道大墓及 1 座单墓道大墓,秦公 1 号大墓即在其中。

已经发掘的秦公 1 号大墓有东西墓道和墓室,平面呈“中”字型,全长 300 米,面积 5334 平方米,是中国迄今发掘的最大的先秦墓葬。墓内有 186 个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已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

秦公 1 号墓椁室及殉人平面图

椁室内的椁具是用柏木枋垒砌而成的长方形木屋,其间有门相通。长 14.4 米、宽高各 5.6 米的主椁是安放秦公遗体之处,四壁及椁底均为双层柏木枋,椁盖则是三层。中部一道单层枋木垒砌的隔墙将主椁分为前后两室,这种布局应该是仿照墓主生前居所“前朝后寝”的样式。

这些规整的枋木均由柏木材心做成,长度分为 5.6 米和 7.3 米两种,每根的横截面都是边长 21 厘米的正方形,两端中心有 21 厘米长的榫头,重逾 300 公斤。按照周礼,这种棺葬方式叫“黄肠题凑”,是周朝天子的丧葬规范。

秦公 1 号墓椁室的黄肠题凑

秦公一号大墓发掘中发现有 247 个盗洞,说明历史上遭到严重盗扰,但仍出土了 3000 余件珍贵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刻有 290 多个篆文的石磬,刻文中有“天子郾喜,共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以鼐”的内容。“共桓是嗣”说的是共公和桓公的继承人,按秦公世系,桓公的继承人是景公。发掘者据此推断墓主人为秦景公,是秦国第 14 代国君,秦始皇的第 18 代先祖。

秦公 1 号墓出土石磬及铭文

秦人十分看重祭祀,先秦时代秦国的国家级祭祀活动基本都是在雍城举行。秦献公将都城东迁之后,秦国祭祀天地及五帝的畤和祭祖的宗庙仍在雍城,当时诸多的重要祀典如秦始皇加冕典礼仍在雍城举行,因此其原有部分都城设施仍被修缮与利用。

21 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在以雍城遗址为中心的关中西部相继发掘一组规模宏大、保存良好的秦汉国家祭祀遗址群,如位于雍城西北郊外的雍山上发现的血池村“畤”的遗存。

血池祭祀遗址

血池遗址是与古文献记载吻合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性质明确的国家大型“祭天台”。其面积达 470 万平方米,包括雍山夯土台、血池祭祀坑、北斗坊祭祀坑、道路、建筑、兆域等多处重要遗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以血池遗址发掘为契机,还通过对周边相关遗址的延伸调查,确认沿雍山山梁向东,每隔若干距离,在制高点均有烽火台。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索古文献关于祭祀场地与京城之间“通权火”提供了参考。

秦雍城出土的仿铜陶簋

春秋战国数百年间,秦人在雍城设立了四个重要祭祀场所,即雍四畤。秦始皇于咸阳称帝后,雍四畤仍旧是秦帝国国家祭祀场所,而且始终是级别最高的祭祀场所。西汉初年沿用了秦的祭祀设施和祭祀制度,直到汉武帝时期,汉朝廷一直是在雍举行国家祭祀活动。

秦都雍城的意义

据《史记·秦本纪》,秦人始祖为东夷嬴姓之国,武王伐商后被迁到西陲之地西犬丘(今甘肃礼县)。西周中期,赢族首领的一个儿子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功,被封于秦邑(今甘肃张家川县),成为周王室的家臣。

西周晚期,犬戎崛起,非子一系号为秦赢,攻打并击败犬戎,到秦襄公时,出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被周平王列为诸侯,秦国始立国。此后到始皇帝于咸阳建都,秦国曾先后八次迁都。前 678 年,秦武公去世,其弟继位为德公。秦德公将国都迁至雍,即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雍城自德公元年(前 677 )至献公二年(前 383 ), 294 年中一直是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建置时间最长、功能设施最为完备的正式都城。经过 19 位国君的苦心经营,秦国也从弱小的部族发展为强大的诸侯国。

秦人东进路线图

雍城靠近西周故地,秦武公(前 697 ~前 687 )时已在此修大郑宫,又于雍岭上建离宫。以雍城为都城,是因其城北边和西北有高山围绕,东南有河流为屏障,有优越的军事防御条件。雍城是典型的单垣式城郭,环城只有一道城墙,没有内城,这是跟其他诸侯国不同的地方,也体现了秦人的个性。

春秋时期的秦国金柄铁剑

春秋时秦国的雍城已经是一座成熟的综合性都城,在秦国的发展历史上地位极为重要。秦国迁都雍城,目的是东进、逐鹿中原,证明此时的秦国已经有能力与中原大国较量,秦国统一六合的基础也从这里奠定。据考古调查,雍城内共有 8 条主干道,分别为横向、纵向各 4 条,宽度为 8-10 米不等,均匀的将城内分为 25个区域。雍城之内有相当豪华的宫殿。史载戎族首领在秦穆公时到达雍城,曾感叹道:“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秦国墓葬出土金饰

秦国墓葬出土玉饰

雍城是秦国人“虎狼精神”的发源地。到春秋晚期,秦国已在雍城雄据百年,国力也日渐强大,秦景公死后,竟能使用周天子才可享用的黄肠题凑葬式,可见其已经不满足于诸侯的身份。秦景公墓出土的极为精美的金器、玉器等,充分反映出秦人高超的工艺水平和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否定了 “秦国生产力落后”,“秦国奴隶制统治薄弱”等认识,令人们明白,战国晚期,秦军强大的战力、秦国的战争动员能力是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而这种实力正是自雍城以来秦国历代国君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扩张版图的结果。

图片 | 翟德芳

排版 | 黄思琦

设计 | 尹莉莎

相关文章
  • “鲜花祭祖的方式挺好的,既文明环保又节俭安全。不像以前上坟烧纸,每次都弄得乌烟瘴气。”4月1日,带着鲜花准备去陵园祭扫亲人的凤县双石铺镇新民街社区居民张伟,在凤县中心广场“文明祭祀”宣传点上帮着“红小凤”志愿者们现身说法,劝告着现场的市民群众。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移风易
  • 群山环绕,嫩绿新抽,眼下的“正丰矿”工业遗产建筑群春意盎然,生机焕发。经过数月的提升改造后,“正丰矿”生产区于4月3日起,面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开放。4月2日,记者前去打卡石家庄工业遗址的这一新地标,感受煤矿工业元素与人文自然风光的交融。“正丰矿”工业遗产建筑群位于井陉矿区南部,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祭祀期间环境卫生保障工作,倡导“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新风,进一步营造低碳祭奠、文明祭扫的良好氛围,以倡导文明、环保、安全祭祀理念为重点,民乐县城市管理局坚持“宣传引导为主、柔性执法为先”的工作原则,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多点发力,用实际行动护航清明“洁”。开展“以克论净”洗城行动。按照
  • 来源:经济观察报文博时空/文 翟德芳/文宝鸡是我此次陕西之行的最西之点,按我早先设定的路线,宝鸡之后,就要折而向北、踏上归程了。看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之后,我稍事休息,就向北直奔凤翔。凤翔不仅是归途上的第一站,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雍城遗址,还有著名的秦公一号大墓博物馆,所以是必须要
  • 【来源:湛江市麻章区人民政府-通知公告】温云秀:你申请办理位于湛江市麻章区金盛街87号住宅楼竣工规划核实的相关资料已收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五条和《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核实意见如下:一、原批建情况2024年11月8日,我局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440
  •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既是寄思先祖的肃穆节日,也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时节。清明节将至,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清明消费提示》,倡导广大消费者要“文明祭扫”,同时提醒消费者出行要注意防火安全和饮食安全。  理性选购祭祀用品,文明祭奠绿色清明  清明祭扫期间,相
  •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与美国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普利兹克中美博物馆高级人员对话与交流项目”,近日在美国纽约开幕。该项目通过高层对话、学术研讨与实地参访,深化中美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展览策划及学术研究等领域的系统性合作。作为项目首场活动,“中美博物馆领导力圆桌会议”在哥伦
  • 为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积极营造安全、文明、绿色、节俭的祭祀氛围,清明节前夕,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会同省民政厅联合发出《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全文如下。全省广大城乡居民朋友们: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积极营造安全、文明、绿
  •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李秀瑜进一步推进深圳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市住房建设局组织编制了《装配式住宅建筑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标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适用于新建装配式住宅建筑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技术应用。装配式住宅是以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系统性
  • 最新文章
  • 拟投资62亿!预计年产值29亿元!新增5000+就业岗位!这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来源于3月20日的正安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此次集中签约共10个项目,拟投资62亿元,涉及以竹代塑、能矿产业、工业制造、城市更新、农业产业、吉他制造等相关产业,进一步夯实了正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10个
    2025-03-26 00:27:05 100浏览
  •   3月20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乡村酒店发展大会在惠州召开。来自全国的文旅行业领军者、专家学者及地方政府代表等350余人齐聚一堂,共绘乡村酒店产业发展蓝图。会上签约文旅意向项目14个,为惠州打造广东省乡村酒店第一高地加力提速。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乡村酒店发展大会现场。惠州日报
    2025-03-24 11:56:36 100浏览
  • 记者3月18日从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银川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高桥二期正式开始申请购买。该项目计划新建752套保障性住房,户型为三室两厅一卫和三室两厅两卫,套型建筑面积100~120平方米,意向销售价格每平方米5500元左右。据介绍,该住房项目位于银川市金凤区南部,预售时间暂定于20
    2025-03-26 00:29:39 100浏览
  • “双流好市·龙桥集”效果图。从3月28日起,龙桥路奥特莱斯商圈的“游商”们将有固定经营点位了!在位于奥特莱斯对面的“双流好市·龙桥集”,小商贩们将在这里集中开展经营活动。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在龙桥路附近,“游商”随意设摊,破坏城市美观和环境卫生,也严重影响道路通畅和市民出行。同时,这些“游商”也给附近
    2025-03-26 10:51:50 100浏览
  • 来源|都市现场综合今天(21日)#落水人员称丁禹兮是超级英雄#词条冲上热搜据爆料,3月17日,丁禹兮在《南部档案》片场拍戏时,有工作人员落水,男演员丁禹兮第一时间冲出去,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救助落水人员,确认工作人员安全后转身默默离开,视频曝光后引发热议。疑似落水人员在评论区留言感谢小丁称:“有幸被丁
    2025-03-24 12:00:10 100浏览
  • 全市广大城乡居民朋友:春风拂面,清明将至。在这个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推进移风易俗,营造文明低碳、安全有序的良好祭祀氛围,我们向各界发出倡议:一、倡导文明祭祀。提倡采取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寄、网络祭祀等低碳、环保的方式进行祭扫,自觉遵守森林草原防灭火规定,在墓地、林区、草场、田
    2025-03-26 10:55:03 100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