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报全媒体记者 王冰之 通讯员 王文航
近日,市中心医院医护团队成功开展一例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该手术是医院首次开展,当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之一,既减少了开胸手术的创伤,还进一步起到抗食管返流的作用,可减少患者术后反酸烧心等不适症状。
春节时,福建省福清市的张大姐经常胃里翻江倒海,反酸、烧心的感觉让她苦不堪言。不胜其扰的张大姐最终把自己的病痛告诉了儿子,在驻马店市工作的儿子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在驻马店市只有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成立了专门的疝与腹壁外科。
在3月7日“中国疝气日”当天,医院举行的义诊活动上,张大姐在儿子的陪伴下来到义诊现场,向医院胃肠外科、疝与腹壁外科副主任医师郭强说明了自己的症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郭强初步判断她可能患有食管裂孔疝,并帮助她安排相关检查,最终确诊了这一困扰她多时的疾病。
为了全面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随后几天,张大姐又两次来到门诊详细咨询,郭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释了食管裂孔疝的发病机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利弊,并针对张大姐的具体情况给出了专业建议。
在郭强细致入微的讲解下,张大姐和家人决定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医院胃肠外科、疝与腹壁外科主任刘大勇的组织下,消化内科、放射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为张大姐进行了多学科会诊(MDT),最终决定实施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
据了解,传统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通常需要开腹或开胸手术,切口长、创伤大、住院时间久。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创面小,且具有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由于该手术是医院初次开展,对麻醉及手术配合要求较高,麻醉科手术部主任张国庆带领副主任医师吴峰为患者麻醉,手术部护士长马冬为手术安排了两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马丽莉和刘鹏,为本次手术保驾护航。
在刘大勇的指导下,由郭强担任主刀为患者实施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整个手术历时1小时20分钟,顺利结束。术后,在胃肠外科、疝与腹壁外科护士长薛晓红的带领下,护理团队采用先进的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为患者进行护理。术后消化道造影显示张大姐术后恢复良好,只用了5天,便顺利出院。
刘大勇表示,当患者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时,部分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但当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应考虑及时行手术。
如何预防食管裂孔疝?
管住嘴,迈开腿,调节饮食,减少食量,以高蛋白质、低脂肪饮食为主,限制饮食的总热量和糖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活动,从而减轻体重。
避免弯腰,穿紧身衣,避免束紧腰带或弹性围腰带,少做较长时间的下蹲或弯腰体位的劳动以免导致腹压的增加。
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者应积极治疗,去除引起腹压增加的因素。
戒掉宵夜,避免餐后平卧和睡前进食,特别是晚餐勿过饱,应在餐后4小时后再卧床。
睡眠时取头高足低位,床头抬高15-25cm,卧位时抬高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