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的缕缕墨香中,禅城区中小学“经典育心”项目推进会拉开帷幕。这场以“经典阅读”为名的教育探索,不仅汇聚了华南师范大学专家、市区图书馆负责人、教育工作者,更藏着禅城对青少年成长的独特思考——如何让经典从书页跃入生活,成为滋养品格、激发创新的力量?
小学组以绘本剧形式进行阅读成果展演。/禅城融媒记者温文军摄
“禅城区大力实施‘经典育心’项目,为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深入阅读人文、科技典范作品,完善知识结构、增强阅读能力、提升认知水平、涵养精神气质、升华品位格局。”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兆平在解读《禅城区中小学“经典育心”项目三年行动方案》时,道出了项目的深层逻辑。禅城将采用“区域统筹+学校为主”双轮驱动模式,既要求学校常态开展读书活动,又鼓励学校积极参与上级举办的各类赛事活动。区域层面将建立阅读素养提升工作评价制度,评选出阅读达标校、特色校、示范校。
值得关注的是,省内首个区县级“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研究中心”于当天揭牌。作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中心下属机构,该中心“联姻”华南师大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正式聘请2位专家作为该中心首批指导专家,用专业培训和实践探索,带动更多师生在经典中寻找思维的火花。
来自佛山市华英学校的叶明雄老师说,如果要让孩子们从碎片化的信息中脱离出来转向好书阅读,就必须提升他们对深入阅读的兴趣,“可以把角色扮演、沉浸式演绎等融入到传统阅读课堂中,能够让孩子们对阅读有更多的好奇与期待。”
佛山市第十一中学的潘颖薇副校长则认为,既要在校园内开展名著竞答等活动,还要与家长加强交流,家校协同助力孩子提升阅读素养;课堂上可以应用AI技术,让学生与书里的角色“交流”,进一步提升阅读兴趣。
活动现场,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与佛山市图书馆、禅城区图书馆签署合作协议,以“邻里图书馆”项目为纽带,整合馆藏资源,构建家校社全场景阅读生态,推动阅读从校园延伸至生活空间,促进全民阅读常态化。
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与佛山市图书馆、禅城区图书馆签署合作协议。/禅城融媒记者温文军摄
据了解,依托“邻里图书馆”项目,禅城计划将学校、家庭、社区编织成一张立体阅读网:图书馆的百万册藏书不再是静态资源,而是通过家庭图书角、社区共享书柜等形式,流淌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让阅读空间延伸到课堂之外。
“如果说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经典阅读就是一场精神的长跑。”禅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佑荪的比喻引发共鸣。他指出,教育及相关部门下一步要提高思想认识、抓好阅读兴趣再激发,聚焦机制创新、推进阅读管理再提升,携手社会各界、促进阅读生态再完善。
活动尾声的阅读成果展示,小学组的亲子阅读以绘本剧的形式,生动演绎经典,温情满满。初中组名著阅读擂台赛聚焦核心素养,通过整本书阅读项目式评价,检验同学们对经典的理解与创新运用。正如禅城教育人期待的那样,“经典育心”不是简单地引导学生多读书,而是让阅读成为学生生命里的光,照亮他们走向更辽阔的世界。
文|禅城融媒记者李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