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刘禹
“现在我终于能放声大笑,甚至重新开始唱歌了。”3月31日上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嗓音门诊诊室里,36岁的河南郑州张女士开心地唱起了歌,清亮的歌声吸引不少人驻足聆听。谁能想到,就在一个月前,她还是位说话都嘶哑不清的“社恐”。
2024年春天,张女士在一次普通感冒后,突然出现声音嘶哑,起初以为是咽喉炎,但症状持续加重。一年来她辗转多家医院检查,尝试了多种药物和嗓音训练,却始终无法改善。随着时间推移,她发声变得费力,甚至出现轻微呛咳。
通讯员供图
“声音嘶哑看似小事,但对一个需要频繁沟通的职场女性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张女士回忆道。随着病情加重,她逐渐有意识地逃避社交活动,甚至因发声疲劳而焦虑失眠。
今年1月,四处求医无门的张女士经多方咨询后,坐高铁来到武汉,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嗓音门诊求助。接诊的王燕副教授为她实施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显示左侧声带运动受限,呈现典型的麻痹状态,发声时声门闭合不全,而进一步的头颅、胸部、颈部CT及甲状腺B超等检查均未发现明确病因。王燕分析,张女士的声带损伤可能源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功能异常,而非肿瘤、外伤等显性诱因,基于此,张女士被诊断为“特发性声带麻痹”。
面对复杂的病情,王燕副教授带领团队进行了详尽讨论,根据张女士病情特点,决定采用“支撑喉镜下自体脂肪声带注射术”。术中,在全麻状态下,医生从张女士的腹部提取少量脂肪及筋膜组织,经剪碎、活性处理后形成复合体,使它同时具备了脂肪的填充特性和筋膜的支撑特性。随后通过使用支撑喉镜来暴露声带,在显微镜的辅助下,精确定位注射点,并实时调整注射量以改善声带的形态,仅耗时3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一周复查,张女士的声音嘶哑程度及发声费力感就明显减轻;一个月后,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嗓音恢复了清亮;三个月随访时,电子喉镜显示声门闭合度接近正常水平。更令人振奋的是,声学分析显示,她的发声效率提升近90%,日常交流与工作已无障碍。
手术喉镜影像(发“一”音时声门):左边术前,声门关闭不全,遗留缝隙;右边术后1个月,声门闭合良好 (通讯员供图)
王燕副教授介绍,声音嘶哑、呛咳、误吸这些看似寻常的症状背后,实则可能是声带功能的严重损伤。声带麻痹不仅影响发声,更威胁呼吸和吞咽功能,若声门闭合不全加重,可能引发误吸、反复肺部感染等严重后果。单侧声带麻痹的病因复杂,从感染、外伤到肿瘤、神经退行性病变,每一例患者都需个性化诊疗。
据悉,“支撑喉镜下自体脂肪声带注射术”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嗓音门诊的绝活。该术式是通过提取患者自体脂肪及筋膜,经特殊处理后注射至患侧声门旁间隙,可精准填充声门裂隙,改善声门闭合及声带振动,达到改善患者的声音和吞咽功能的疗效。相较于传统使用异体材料的方法,人体自体组织具有无排异反应、长期稳定等优点,特别适合对嗓音质量有较高要求的患者。另外,该术式为经口手术,患者体表无切口,可满足“爱美人士”的需求。
“声带不仅是发声器官,更是呼吸与生命的守护者。”王燕副教授提醒,若出现持续超过2周的声音嘶哑、呼吸不畅或吞咽障碍(饮水呛咳),应尽早就医排查声带麻痹等潜在问题。
(图片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